从个案到公共事件 唐慧案贾俊峰案的舆论流变

2013年12月31日09:36  法律与生活

  从个案到公共事件——

  “走样”热案的舆论流变

  执行记者/赵晓秋

  2013年,袁利亚案、唐慧案、贾俊峰案,这些因为全民围观而持续发热的个案大戏等来了剧终。生活在一个急脾气时代,“理智与情感”的两重天让这些个案在舆论流转中开始变形、走样,甚至演变成公共事件。那些被裹挟在舆论中的当事人的“一币两面”也让公众的质疑、质疑的质疑交替出现。

  公义的天平该倾向于司法还是倾向于民意?

  袁利亚案的走样样本

  位于北京南三环外的大红门,故事和传言一向很多。2013年5月8日,位于大红门的北京京温服装市场突然成为网络热搜词,范围几乎波及全国。从安徽籍女孩袁利亚坠亡的个案到引发近千人聚集的公共事件,在这个急脾气时代,袁利亚案警示人们,任由一条未经彻底澄清的流言在舆论场中传播、走样,会造成民众的集体恐慌。

  作为华北最大的服装批发市场,北京城正南面的宝地——大红门的故事一向很多。2013年5月7日,一篇在多个论坛流传的题为《京温女孩离奇坠楼事件》的网帖让大红门再次成为一场舆论混战的案发地。该网帖称,在5月3日5点多,服装导购员、安徽籍女孩袁利亚从北京京温服装市场(以下简称京温商城)坠楼死亡。警察定性该案为自杀,却不能合理解释袁利亚在死亡前十几个小时的活动轨迹,也不公布商城的监控录像。帖子怀疑袁利亚是被多名保安轮奸后从高空抛下,因京温商城老板后台强大,使得警方迅速定性袁利亚为自杀并不予立案。

  这一充斥着色、钱、权色彩的案件以及帖子配发的袁利亚照片上那张美丽、青春的面孔,为网友提供了想象空间。最终,局面不可收拾。5月8日,包括袁利亚的亲属和同乡在内的千余人聚集京温商城附近,引发社会关注。

  5月9日10点50分,北京市公安局官方微博“平安北京”发布情况通报称“(袁利亚)排除他杀可能,系自主高坠死亡,家属对结果无异议”。但网友对“自杀说”并不认可,包括李开复等微博大V纷纷加入声讨队伍,造成舆论大幅反弹。

  5月11日晚上,北京警方通过中央电视台公布袁利亚坠楼前的监控视频,证实袁利亚坠楼前行动自由。之后,随着传统媒体陆续介入“袁利亚案”的报道,围观的网友才渐渐地获悉这个被笼罩在神秘传言中女孩的真实情况——

  22岁的袁利亚是安徽省庐江县人,来京打工已经数年。袁利亚的父亲于2009年被诊断患有恶性胰岛细胞癌而丧失劳动能力,母亲在家务农,一名年幼的弟弟在安徽老家上小学。成了家里顶梁柱的袁利亚要同时做几份兼职:每天凌晨4点,到大红门服装批发市场做早市导购。由于要接待批发商家,她要喊破嗓子拉客,使出全身力气搬货、打包;上午10点半,去服装店当导购;晚上,与几位朋友一起去夜市摆地摊。

  熟悉袁利亚的朋友说,其实,外表开朗的她多愁善感:听歌会黯然神伤,听到雨声就会跑出去淋雨,看电视剧也会流泪。袁利亚在QQ空间和微博里不止一次感叹自己压力大,需要拼命挣钱,“我还有一大家需要我照顾!我应该试着对自己残忍点儿……”

  2012年上半年,袁利亚的父亲肿瘤转移再次住院。为了给袁父治病“花了十几万元”,这个家庭现在已没有一点儿积蓄。像中国大部分农民家庭一样,本就不宽裕的袁家因病返贫。2012年11月,袁利亚将QQ签名改成“感觉累就对了,因为舒服是留给死人的”。

  2013年5月2日16点,袁丽亚给男友彭某发了最后几条微信,“这么多天你受苦了,对不起,老婆永远爱你”,“如果有一天我不在了,你要好好的”。同时,几天没接到女儿电话的袁父也接到了袁利亚的电话问他在干什么。当时,袁父正在葡萄架下帮妻子剪枝,发现女儿的声音不像平时清脆,还带着哭腔,他问:“你怎么了?”袁利亚回答:“我没事,你别累着就行。”此后,袁利亚与人失去联系,直到5月3日凌晨被人发现死在京温商城楼下。

  5月22日,人民网报道称,袁利亚的男友彭某因对京温商城善后处置不满,散布不实信息、组织策划老乡聚集,北京市丰台区警方逮捕了包括彭某在内的13名传谣人。这一进展引起媒体高度关注,该报道被转载超过500次。

  唐慧案的四轮舆论风暴

  “一个热点会覆盖另一个热点”,这一早被危机公关专家奉为圭臬的规律在唐慧案上完全失效。按照唐慧曾经的代理律师胡益华的划分,唐慧案应该由三个案子组成:乐乐被迫卖淫案、唐慧劳动教养案、唐慧诉永州市劳教委行政赔偿案。7年来,引爆四轮舆论风暴的唐慧案一直间歇性地为媒体提供议题和故事。

  案发于2006年湖南省永州市的乐乐被迫卖淫案(以下简称乐乐案)是整个唐慧案的原点。据当时媒体的报道称:2006年10月1日,11岁的乐乐被男子周军辉骗奸并被迫在秦星和陈刚开设的柳情缘休闲中心卖淫,直到12月底,被母亲唐慧解救。其间,乐乐遭受刘润、蒋军军、兰小强和秦斌4人轮奸。

  因自己“要求7名被告人全部被判处死刑,并赔偿184万元”的诉求与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08年6月6日作出的一审判决相距太远,唐慧一直在上诉、上访。

  2009年2月21日、2010年3月28日,永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两次重审该案后作出“判处秦星、周军辉死刑,陈刚、刘润、蒋军军、兰小强无期徒刑,秦斌有期徒刑15年,同时7名被告人赔偿20万元”的判决。但唐慧认为“法律不公”,开始寻找记者,借力舆论。

  2010年6月1日,永州某邮局保安队队长朱军枪杀法官的案件让全国记者赶赴永州采访。唐慧找到记者表示,朱军是乐乐的干爹,他是为乐乐的事情枪杀法官的。尽管不少记者发现唐慧并不认识朱军,但唐慧还是进入了公共舆论视野。在湖南籍媒体人邓飞的帮助下,唐慧联系上搜狐微博并以“永州受害女之母”之名发出乐乐案求助信息,开启了第一轮舆论风暴。

  2012年6月5日,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对乐乐案作出“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的终审裁定。至此,先后经过一次一审判决、两次重审判决和一次终审判决的乐乐案总算走完法律程序。但唐慧案并没有终结。唐慧不服判决,继续上访。

  2012年8月2日,唐慧被处以劳动教养、关进了离家280余公里的株洲白马垄女子劳教所。由此,开启了第二轮舆论风暴。

  2012年8月4日,一条“8月2日,湖南省永州市公安局零陵分局以扰乱社会秩序为由,对唐慧做出劳教一年半的决定”的微博引起大量转发。8月5日,永州市公安局贴出两则官方声明解释网友关注的问题。但义愤的网友并不买账,在民间舆论场的剑拔弩张下,主流媒体开始介入唐慧案。当晚,《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发布了一条意味深长的“晚安微博”:“专家最近宣布,经三级指标体系测评,民族复兴任务已完成62%。然而,当湖南永州遭强暴幼女的母亲因上访被劳教的新闻传出,这一数字显得如此苍白……”

  随着人民网在次日的署名评论、唐慧案微访谈等组合式报道的出笼,唐慧案几乎在一瞬间发生180度的转变。8月10日,湖南省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撤销对唐慧的劳动教养决议。

  2013年1月,随着重获自由的唐慧在收拾身心后开始起诉永州市劳教委,第三轮舆论风暴也开始了。

  2013年7月15日上午,在数十名媒体记者的注视下,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永州市劳教委败诉,赔偿侵犯唐慧人身自由赔偿金1941元,精神损害抚慰金1000元。至此,赢得这场万众瞩目的行政官司的唐慧被捧上“神坛”,她被冠以“伟大母亲”称号,“用一个母亲弱小的身躯维护着司法的威严与公正”。

  这或许是唐慧案最完美的谢幕。但这部由当事人、媒体、律师、网友包括司法机关都进行编剧和参演的大戏并没有就此下线。2013年8月1日,以独立调查报道知名的《南方周末》的一篇《唐慧赢了,法治赢了没?》报道引爆唐慧案的第四轮舆论风暴。

  在这篇颠覆性的报道里,乐乐案呈现了不同的“真实”——乐乐在旱冰场认识周军辉后主动联系周并留宿周的住处与对方发生关系,后被周介绍去卖淫。警方出警解救乐乐,乐乐不愿意走,是唐慧把乐乐“拖走”的。而在平时的卖淫中,乐乐也并没有被限制人身自由,还可以外出上网。而且该案在最初侦查中,周军辉等人并无“强迫卖淫”的罪名和事实,只是唐慧采取各种手段上访、闹访,办案机关才增加了“强迫卖淫”的因素。总之,该案“存在核心证据不足、司法程序受到外部压力影响等情况”。

  报道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唐慧案,并引发人们“挺南”与“反南”的大辩论。直到后来发生的一系列刑案审判潮,唐慧案才渐渐冷却。如今,2013年即将结束,人们不得而知的是,等到秦星、周军辉的死刑复核结果下来时,唐慧案会不会再次掀起舆论风暴?

  夏俊峰案的舆论倒挂

  为杀人者喊冤在现实中并不多见,但夏俊峰案在一开始就成为民众发泄对城管制度不满的情绪靶子。不同于发生在2012年药家鑫案中被淹没的理性声音,2013年,在夏俊峰案排山倒海般的初始同情的舆论中,另一种求真的质疑也在涌动,并被逐渐扩大。

  2013年9月25日,“夏俊峰被依法执行注射死刑”的消息引发网络舆论中超过150万条评论和转发。

  夏俊峰,辽宁省沈阳市的一名卖“炸串”的小贩。2009年5月16日,出摊的夏俊峰被城管申凯、张旭东、张伟等人带走。在城管勤务室里,夏俊峰用随身携带的刀刺向城管,造成三名城管两死一重伤的悲剧。被捕后,夏俊峰称自己在勤务室遭到上述三人的殴打,因此被迫自卫。2009年11月15日,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判处夏俊峰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如果夏俊峰死了,我也不活了。”夏俊峰的妻子张晶决定救夫。从网上看到邓玉娇案的有关报道后,张晶设法要到网络推手“屠夫”的手机号,持续给“屠夫”发短信达两个月时间,说服“屠夫”在网上发出夏俊峰案的帖子。

  2011年5月9日上午,夏俊峰案终审宣判,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出刑事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张晶没能实现“刀下留人”的目的,但不断接受媒体采访的张晶成了新闻人物,好几家门户网站为她开设微博。“沈阳张晶”成了网络搜索的热点,许多大V和她通过微博成了朋友。其中,李承鹏给张晶捐了10万元,陆川给她捐了1万元,伊能静和她成为结拜姐妹。

  2013年9月25日,夏俊峰被执行死刑后,张晶选择在10月1日的“头七”为其出殡。一个家庭的祭日与一个公众的节日如此巧合,让同情之音达到顶峰。但很快,夏俊峰案的“剧情”又以另一种惊人的方式演绎,一股“求真”的质疑声开始不断涌现。这让张晶不能再控诉了,而是不得不承担澄清的义务。

  有网友发现,很多媒体在报道夏俊峰案时,甚至连张晶在转发微博时,均错用了北京小贩崔英杰的庭审落泪照。有分析称,崔英杰在庭审上擦眼泪的表情可为夏俊峰增加同情分,这是舆情生态传播的技巧之一。

  对此,张晶说,自己转发崔英杰的照片,是由于当时湖南临武发生瓜农死亡事件,网友发微博提及夏俊峰,她一时仓促没有仔细看照片。转发完之后她就意识到了错误,曾与发微博的网友做过交流。

  另外有网友发微博称,夏俊峰之子强强的画是临摹台湾知名漫画家几米的作品,并配上相关画作作为证据。

  10月9日下午,几米品牌官方微博称对涉嫌抄袭一事“正拟定对应办法”。当晚,张晶在微博上向几米公开道歉,但标明“强强的画作有自己的想法,并非抄袭”。张晶的道歉引发了网友更大的质疑。此时,舆论又开始寻找这起悲剧的另外一端,当年两名被刺死的城管的家庭——

  城管申凯去世后,他的父亲申向党用高强度的工作转移丧子之痛。白天,他在一个车流量很大的停车场看车;下班后,赶到附近的一个居民小区收垃圾;往往垃圾还没有收完,夜班工作就催促他去上岗了。

  当网友因对现行城管体制不满在网上攻击申凯时,申向党就想“网民骂的申凯和我的儿子申凯根本就不是同一个人”。住在车棚里的申向党随身带着儿子的影集、奖状和工作证件,想儿子的时候就拿出来翻一翻。

  在夏俊峰案的舆论扭转中,舆论的天平该倾向司法还是夏俊峰?对于人们的疑问,申向党的话或许能给出答案:“我儿子和张旭东也好,夏俊峰和他老婆、孩子也好,都是人们表达情绪的靶子,没有人真正关心事实是怎么样的。”

  2013年,“重速度、要广度”的“打虎捕蝇”行动是国家挥出的反腐重拳。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编辑:SN054)
分享到:
保存  |  打印  |  关闭
猜你喜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 新闻冲撞驻军“港独”分子称元旦再有行动
  • 体育舒马赫恐永久脑损伤 医生称无头盔难幸存
  • 娱乐冯小刚:朋友说我骂的好 遇陌生人获力挺
  • 财经干部吸烟背后:三大烟厂靠政府采购发家
  • 科技广州游客欧洲丢iPad寄回被征关税
  • 博客美国网民热议习总吃包子 传达出什么信息
  • 读书优劣悬殊: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
  • 教育70名学生本变专:探究谁动了他们的文凭